English

奇迹绝非偶然

——记北京电信移动电话用户突破100万
1998-12-19 来源:生活时报 方建国 我有话说

1998年12月7日上午10时5分,在北京无线通信局三元桥营业厅购买移动电话的客户不约而同地将羡慕的目光集中在北京急救中心副主任医师李力群的身上。李力群先生幸运地成为北京电信移动通信网的第一百万个用户。当他从北京无线通信局赵金祥副局长手中接到无线局赠送的最新型的诺基亚8810型手机的时候,连声说:太幸运了,太感谢了。100万才有一个,真是太高兴了。

在场的无线局赵金祥副局长同李力群先生一样激动,他紧紧地握着李先生的手说:祝贺您成为北京“全球通”移动电话网的第一百万个用户。我们除了赠送您手机之外,还将免去您入网的其他费用,加在一起超过12000元。

1998年12月7日,对于北京电信移动通信网来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天,北京电信在“霜落枫红”的时节镰获了成熟的喜悦与灿烂的阳光。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00万,标志着移动通信网从起步走向成熟。第二天,北京无线通信局在北京“全球通”移动电话网用户达到100万的汇报大会上将这一喜讯公布于众。同时,为向老客户表示感谢,还从100万个客户资料中抽取了10个幸运号码。这10个幸运号码分别是10个幸运客户的手机号码,10个幸运客户可在12月31日前到北京无线局三元桥营业厅领取无线局赠送的手机。西城区公证处当场予以公证。

北京电信十年磨一剑,移动通信网从1988年4月的第一个用户发展到1998年12月7日的第100万个用户,历时10年零7个月,走过了市内固定电话90年的发展历程。第100万个用户,距去年的第50万个用户仅跨越了446天,在这446天中平均每天发展移动电话用户1121户,比1988年全年的用户发展量还多383户。到目前为止,北京电信移动网交换机总容量达到136万,是10年前的675倍。移动基站达到700个,是10年前的233倍。10年来,北京电信移动网用户年平均增长速度超过100%。北京“全球通”移动电话用户数居全国第九位,在大城市中居第二位,普及率达到8%,居全国首位。

移动电话在北京的10年发展,无线局张家骥局长感触颇深。1986年初春,张家骥随原邮电部经援技术组赴非洲,途径巴黎,住宿在中国驻法商务处招待所。为及时和家里人联系,放下行李便开始写信,并赶紧交给信使。两个月后,在马里才收到家里人的第一封信。今年7月,张家骥随团赴法国考察,刚下飞机,移动电话便响声不绝。今昔对比,张局长感慨万千。移动电话用户10年发展100万,奇迹绝非偶然。

100万用户,

不足北京1100万人口的十分之一

1985年12月,北京电信与美国摩托罗拉公司签订了在北京建立公众蜂窝移动电话网的合同。这是中国首次引进蜂窝式移动电话系统。此次建设的规模仅仅是一部交换机和五个基站。1987年9月,交换机、基站设备完成了全部安装、测试。1988年4月,限制性向社会放号。当年发展用户825个。从此,在无线局的计划表中,开始有移动电话用户发展这一栏。然而发展在踽踽而进,直到1994年。1994年,移动电话发展4万部,是前5年发展的4倍。从此,移动电话发展走上高速路。

虽然“大会战”与“双开通”已相隔5年,但北京无线通信局广大职工那种拼搏创业的精神却丝毫没有退色。1992年年底,无线局负责基本建设的李翠琴副局长曾动情地说:“在双开通中,我的心一直为职工的四种精神所振撼,这四种精神就是拼搏、奉献、协作和极端负责的精神。如今时间已过去了6年,当我们重新去审视这四种精神的时候,我们深深地感到它已植根到移动通信基本建设的路旁并形成了浓浓的绿荫。正是这四种精神才使移动交换机在十年内由1部增加到13部,基站由5个增加到732个,交换机总容量由2000增加到138万。正是这四种精神才使第一百万个用户诞生在1998年12月7日。

北京电信移动网电话用户发展100万,仅仅是第一个100万。北京还有1100万人口的潜在的市场。目前,香港的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40%,芬兰达到50%,美国、日本均超过20%。北京要达到香港的水平,移动电话用户需达到480万。由此可见,北京移动电话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为了开发潜在的市场,满足广大用户日益增长的通信需求,北京电信正在加快移动通信网基本建设的步伐,以打破制约移动通信发展的瓶颈。

在加快基本建设的同时,北京电信对网络进行动态管理,对网络加大优化的力度,为网络强筋健骨,疏筋活血。北京无线通信局移动通信网络管理中心加大对局数据的管理和定期检查,追踪分析各种呼叫失败的原因,发现并解决问题,在动态维护中每年要调整上百个基站和上千副天线。为了对网络及时监控,网管中心成立了驱车测试小组定期对每个小区进行拨打测试,在测试中小伙子们起初还能冒出几句幽默,但时间长了就只剩下几句套话,有时一分钟都是一次漫长的等待。有人说测试人员就像钟表的指针在枯燥中牧守着周围的阿拉伯数字,周而复始。然而正是他们枯燥的工作才换来了用户顺畅通话的欢声笑语。

从人无我有,到人有我优

从管理网络到管理用户的两次飞跃

10年来,随着北京电信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移动电话的价格在不断地下调,从二、三万元降到二、三千元。移动电话曾经很“贵族”地出现在谈判桌上,成为实力的象征,即使在街头巷尾打个电话,也十分“抢眼”,人们对移动电话的认识,远远超过了通信本身。如今,移动电话已经褪去了“大哥大”的傲气,其持有者已从高薪阶层走向平民百姓。无论是瓜田菜圃,还是寻常巷陌,使用移动电话的随处可见。在北京,无论是在市区,还是在郊区,商业街还是高速路,无论是在故宫的太和殿还是在八达岭的烽火台,移动电话“一触即发”。北京电信“全球通”移动电话不仅可以在北京潇洒走一回,而且还可以在全国91%的城市、86%的市县以及全国的主要交通线畅通无阻。北京“全球通”数字移动电话在国际上可以同3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自动漫游。北京电信“全球通”移动通信网不仅可以及时地为用户传递信息,而且还开发了呼叫等待、呼叫转移、语音信箱、中文短信息、数据传真等新的功能,以期为用户提供一个可流动的办公室。

随着移动通信的发展,北京无线通信局的经营思想也在发生着变化并经历了两次飞跃。第一次飞跃是从过去那种“我拥有什么,用户就使用什么”的旧观念向“用户需要什么,我就提供什么”的新观念转变。服务已不再是需要时就说上几句的口头掸,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物质与情感的投资。

为方便用户购机,北京电信充分利用社会力量,与97家公司签定协议,使其为北京电信代销移动电话,营业网点瞬间从几个增加到几百个。为方便用户交费,北京电信先后与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北京分行、北京商业银行合作,利用其点多面广的优势为北京电信代收话费。昔日营业厅排队购机、交费的长龙成为历史。

为方便用户咨询,北京电信开设了222客户服务中心,提供业务咨询和话费查询服务(如今,222已改为1860和1861)。在客户服务中心,服务小姐曾接到过这样的咨询:“小姐,希望您能帮助我,我已经跑了三个地方啦!”刚刚接班的21号小姐差点被这没头没脑儿的话语逗乐,“请您慢慢说,我尽我的能力帮助您。”原来这位先生的太太是1958年12月8日出生的,这位先生想为太太去买一部机号尾数是58128的手机,作为生日礼物送给太太,可是不知道到哪儿去买所需的号码,眼看太太的生日就到了,他只好盲目的闯了三个营业厅,但还是没有买到,只好求助我们的咨询员了。21号小姐听明情况后,诚恳地说:“真对不起,让您跑了这么多趟,您看这样好吗?您可以把您的联系电话和姓名留下,我帮您查一下这个号码在哪个厅,因为我们的代销点有一百多个,找起来时间会长一些,不过我会以最快的速度帮您查的,不管是否可以找到我都会尽快答复您的。”用户十分感激地挂断了电话。21号小姐立刻与业务指导取得联系,经过几番周折之后,终于在西直门一层代销点找到了这个号码,他们迅速将这个号码调到无线局直属西直门营业厅,随后21号小姐把这个消息转告给用户,并请他到西直门营业厅8号窗口找郭先生。在很短的时间里,一切都安排的这样细致周到,怎么能不令这位先生惊喜万分呢?“小姐,这么快,您的办事效率这么高。让我说什么好呢?就是买不到这个号码,我也要买你们无线局的手机,我信得过你们!”

在移动电话发展初期,网络建设就是市场,无线局所要解决的问题是要有的卖,而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和用户的发展,市场已从建设转移到销售,服务的优劣决定着营销的成败。无线局主管市场营销的赵金祥副局长说:“过去是人无我有,现在是人有我优。”

在实现了经营思想的第一个转变之后,无线局开始致力于第二个转变,即从满足需求到创造需求,从管理网络到管理用户;北京无线通信局一方面加大市场调研的力度,测量潜在市场的深度;一方面开发新功能新业务。今年一月无线通信局与西单商场合作联合举办移动电话新功能用户知识讲座;全年组织用户专业座谈会十五次。对大客户建立专门档案,定期走访,努力为其提供优惠优先服务。今年下半年,无线局正加紧开发新的计费系统,做到实时计费。为改变数字网频率的紧张状况,无线局正努力建立双频网。

如果说第一个转变还停留在“请进来”上,那么第二个转变已经开始了“走出去”。

移动通信,

十年的一个正比、两个反比

北京电信移动通信10年发展不寻常,出现了一个正比和两个反比。一个正比是移动电话的服务质量与移动电话的发展规模成正比。两个反比是移动电话的数量增长与移动电话价格下降成反比;移动电话的体积、重量与移动电话功能的增加成反比。

北京电信移动电话网的高速发展离不开改革开放带来的历史机遇,离不开中国电信大网的整体发展,离不开首都北京良好的经济环境。同时,作为首都电信基础设施之一的北京电信“全球通”移动电话网的迅猛发展将会强有力地拉动首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首都经济的本质是知识经济,其知识通常要通过信息表现出来,并在人与信息的相互作用下不断更新。北京作为全国的信息中心,其移动通信网等电信基础设施只有迅猛发展并适度超前于经济发展,才能更加有力地拉动以信息化为龙头、以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为目标的首都经济,从而逐步形成以电子信息、生物工程和新医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群,使全市国内生产总值保持9%的高速增长。

未来社会的通信发展,将以个人化、智能化、宽带化为主要特征。信息产业部多次提醒企业经营者必须摒弃移动电话是固定电话补充的观念,而是要做为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来规划,目前,北京移动电话正在逐步缩小与市内固定电话在发展数量上的差距。目前,移动电话的个人购机量已远远超过了单位购机量,一户多机的现象也层出不穷。

据专家预测,21世纪移动通信网技术将向两个方向发展。一个是移动通信与互联网相结合,一个是宽带化特征。移动通信与互联网相结合将使人们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获得所需的信息与服务;而宽带化将满足人们对更高移动性和更大数据访问能力的需求。移动通信无疑将作为信息化浪潮的潮头冲击着人们的观念,使人们更为深刻地理解数字化生存的含义。

如果说电话使人们走出了四方的邮票,那么移动电话使人们走出了地址与空间。北京“全球通”移动电话10年发展100万,奇迹,并非偶然。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